新三板上有哪些精彩的并购案例

路路发 2023-04-11 09:50 编辑:admin 236阅读

新三板上有哪些精彩的并购案例

案例:九鼎投资与飞天诚信(证券代码:300386)

2014年12月握亏30日飞天诚信与九鼎投资在上海自贸区联合发起设立上海温鼎投资中心,作为飞天诚信产业并购整合的平台,该基金将聚焦于信息安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标的公司并购与重组过程中的投资机会,致力于服务上市公司的并购成长、推动公司价值创造,并在与公司生态相关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提前布局。

基金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一期规模3亿,存续期为5年。飞天诚信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出资1.5亿元,其余部分由合伙人共同募集。根据基金的投资进展,飞天诚信和九鼎投资可以追加投资,扩大基金规模。

优点:由于上市公司投入资金比例较大,对并购基金其余部分资金募集提供背书,资金募集比较容易;可以充分发挥PE机构在资金募集与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无须上市公司投入精力管理并购基金。

缺点:上市公司前期投入大尺皮派量资金,占用公司主业的经营性现金流。

模式二:PE机构出资1-2%,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作为单一LP出资其余部分

案例:九派资本与东阳光科(证券代码:600673)

2014年7月九派资本与东阳光科合作设立“深圳市九派东阳光科移动通讯及新能源产业并购基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为东阳光科产业整合平台,围绕东阳光科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开展投资、并购、整合等业务。

基金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基金规模为陵贺3亿元。九派资本做为基金GP,认缴出资0.03亿元,出资比例为1%,东阳光科作为基金LP,认缴出资2.97亿元,出资比例为99%。

优点:资金主要由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公司决策权利较大;未来获得的后期收益分成比例较其他模式并购基金高。

缺点:此类并购基金通常规模较小,无法对大型标的进行并购;并且绝大部分由上市公司出资,无法发挥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

模式三: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控制的其他公司一并)与PE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由该公司作为GP成立并购基金,上市公司出资20-30%,上市公司与PE机构共同负责募集其余部分

案例:九鼎投资与海航集团

2015年7月21日,九鼎投资与海航物流集团及其旗下的天行投资发起设立天行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GP发起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200亿元,专注于投资物流产业内的细分行业龙头和创新型物流企业。

优点:PE机构与上市公司共同作为GP股东分享管理费及收益分成;

缺点:上市公司需要负有资金募集责任,作为基金管理人股东,面临着双重税收的问题。

模式四:上市公司出资10-20%,结构化投资者出资30%或以上作为优先级,PE机构出资10%以下,剩余部分由PE机构负责募集。

案例:金石投资与乐普医疗(证券代码:300003)

2014年8月25日,乐普医疗与金石投资发起设立“乐普-金石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作为GP发起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其中乐普医疗出资1.5亿元,金石投资出资0.85亿元,剩余资金由金石投资负责向结构化投资者募集,该基金专注于投资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及其上下游产业投资;医疗服务行业(主要为医院)的收购及托管。

优点:由于优先级投资者要求的回报收益较低,因此利用较多结构化资金可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杠杆效果明显;

缺点:结构化资金募集一般要求足额抵押或者担保,并且要求有明确的并购标的。如果银行作为优先级则内部审核流程较为繁琐,基金设立效率较低。

模式五:上市公司出资10%以下,PE机构出资30%,剩余部分由PE机构负责募集。

案例:海通开元与东方创业(证券代码:600278)

2013年10月31日,东方创业发布投资公告,称出资500万元与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几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海通并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并投资1.45亿元认购该并购管理公司发行的并购基金,基金规模为30亿元。

GP为海通并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海通开元出资5100万元,占股比51%,东方创业拟出资500万元,占股比5%;LP中,海通开元拟认购10亿元,东方创业拟认购1.45亿元,剩余出资额由海通开元募集。

优点:上市公司仅需要占用少量资金即可撬动大量资金达成并购目的;

缺点:上市公司质地需非常优质,PE机构具有较强的资金募集能力,并购标的明确,短期投入即可带来大额收益。

挂牌新三板的成本费用有哪些

新三板挂牌条件:

1、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6、全国股转系统要求的其他条件。

新三板挂牌费用

目前主流券商的新三板挂牌费用在200万人民币左右,其中包含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费用约70万左右,券商内部收费130万左右。但是也有一些投资机构或者券商报价160-180万。

新三板主办费用参差不齐原因有以下四种:一是拟挂牌企业的实力、成长性以及企业和券商的合作关系;二是着眼于冲量的券商和想集中力量做精品项目的券商在挂牌阶段的收费也会不一样;三是如果企业挂牌之后短期内可以转做市的项目和挂牌之后还要等很久才能转做市的项目,收费也会不同;四是,不同地区企业的挂牌费用也差距较大。五是,投资机构中间为了接单把价格压低,后期通过其他方式向企业收费。

其实,企业选择做新三板挂牌,几十万的挂牌费用差别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就是服务的券商团队能不能全心全意帮助企业去推进,毕竟现在新三板排队项目太多,每一家券商手里面储备项目都不下百家,而券商的消化能力没有及时跟上。

企业因为挂牌所花费的费用根据企业的状况不同,差异也是很大。如果企业以往都是正常进行税务申报,实物与账目相符,账目与税收相符,那企业在税务上的成本基本为0,总的挂牌费用就是券商团队的支出。如果企业以往存在一些避税行为,那就要衡量一下税收的负担。按照两年一期进行补税,每个企业可能差异很大。

再者,企业因为产权权属不明所产生的费用,比如企业的设备、厂房是否入账,产权是否完整合规,如果没有入账,那就会产生一笔因为入账所需要购买的发票的成本、资产增值的成本等。

所以,新三板挂牌看似成本不高,其实隐含的成本也需要去评价。很多券商包括投资机构并不会去跟企业解释太多的新三板费用,在启动项目之后慢慢发现费用如此之高,这个时候就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