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药房托管

路路发 2023-07-14 14:56 编辑:admin 66阅读

一、医疗机构药房托管

现在有些地方政策表示不支持药房托管,会让以药养医更大利益化。作为在医院基本上地位垫底的药房人员来说,无论在编还是非在编,都没多少发展空间。当然,只要有能力肯干,在哪里都有机会的。

托管前虽然检验科挣钱,但花钱也不少,包括仪器、试剂、水电、人员等费用。

检验科托管后,医院不但节省了成本,而且也是有收入的。而且也有不少省市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断技术水平。

二、医药公司托管

1、传统模式

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代理销售,赚取进销差;另外一种为依靠物流配送服务赢利。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落实,"零差率"政策的执行到位,前者的生存空间正在迅速缩小。而未来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基于上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增长服务必将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重要实现目标来源之一。

面对社区医院的冲击,医药零售企业为提高收银来源,除了加强药品品类管理,部分药店正在由单一药店,向药妆店、健康用品商店等方向转型。为寻求差异化发展路线,零售药店的经营重点正在由重产品,向产品、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

2、新兴模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智慧之选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至今,一些新兴的模式有所萌芽,医药流通企业的模式开始起步,第三方物流、贴牌生产、信息服务以及药房托管等业务开始出现。

三、医药托管税收管理方案

医院托管

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运营方式

医院托管是指医院产权所有者将医院(或科室)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机构进行有偿经营,明晰医院所有者、经营者债权关系,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运营方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医院托管定义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内容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管理

目录

定义

医院托管机构指派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在托管合同期间,医院运营团队为医院制订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从事的诊疗业务重新设计,组织营销队伍,抽调、外聘优秀的医护人员,形成独立的医护团队,开展诊疗工作。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巧,培育“一切为患者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医院文化,以保证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塑造强势医院品牌。

四、医药公司托管医院什么意思

不合法,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药房的公益性,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承包、出租药房,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营利性药店;

从严管理医疗机构外购药物,要求医疗机构明确外购药物范围,坚持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不得违规指引患者去指定药店自购药物

持续加强医疗机构行风整治,对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行为开展自查自纠专项工作, 加大对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等违反“九项准则”行为的追责力度;

推进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不断优化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五、医药托管是怎么回事

不可以,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医院药房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除非你真的和这个药房有关系,才可能出现压货的现象,不过风险有点大

六、医药托管公司运营模式

就是从场外交易渠道,比如银行柜台买入的该基金转入到股市中交易。

这个来回过程叫做基金转托管业务

七、医疗托管公司

这种模式比较普遍,是指由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直接对中小医院进行托管,或由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其附属的医院集团进行托管。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拥有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而中小医院在医疗资源、技术和管理上都比较落后。

通过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托管中小医院,可以把优质资源带到中小医院,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大医院也可以通过托管的方式实现医院规模的逐步扩张。

八、医药托管是什么意思

河南圣光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位于郏县城东新区,2007年7月通过兼并收购原郏县康宁药业公司后成立,是一家以医药批发为主,兼营零售连锁、医院托管业务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占地500亩,公司员工296人。经营范围涉及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二类精神药品、三类医疗器械等类型,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20多个剂型。公司于2003年12月通过GSP认证,2009年3月顺利通过GSP复认证。

  公司拥有3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库,药品品种近万个,配备有200辆厢式货车,组建“24小时快速反应车队”,配送网络覆盖河南省及周边省、市和地区,确保一般用药配送时间为24小时,急救药品配送时间4小时。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用诚信打造品牌、把爱心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以“立足中原、辐射全国”为战略发展目标,依托圣光集团的强大实力,迅速发展壮大,通过联营、收购等方式先后组建河南圣光官渡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圣光集团开封康德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宛都药业有限公司、潢川药品经营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成为河南省重点医药企业之一,是河南省基本药物配送企业。

  2008年11月,为了顺应国家新医改政策,扩大物流配送网络,公司率先在河南省实施“战略联盟”营销模式,利用自身的品牌、资金、网络、人员、信息的管理优势,联合河南省内各县级医药公司和全国制药企业,组建“圣光医药战略联盟”组织。目前,战略联盟会长单位发展到19家,联盟会员单位达到108家。

九、医药托管税收管理办法最新

一、总体思路

总结推广延安第一、第二医疗集团运行经验,组建由延安市中医医院牵头,重点以安塞区人民医院、安塞区中医院、安塞区妇保院、甘泉县人民医院和甘泉县中医医院为主要成员的延安第三医疗集团。第三医疗集团是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通过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根据延安市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医疗集团建设,充分整合医疗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统筹协调原则。加强第三医疗集团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推动政策协同和管理协同,强化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分工协作原则。按照功能定位,以提供安全、有效、可及的医疗服务为核心,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四)一体管理原则。以强化管理、合作互动为纽带,整合医疗资源,发挥集约优势,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延安市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通过业务托管、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牵头医院对分院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管办分离原则。市、县两级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运行监管和考核职能。医疗集团履行业务监管职能,总医院对各分院实行业务托管,各分院自主经营。

(六)资源共享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搭建区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七)互利共赢原则。充分保证集团各方利益,调动和发挥成员单位、县区政府的积极性,满足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组建方式以延安市中医医院为主体,首批吸纳安塞区人民医院、甘泉县人民医院和甘泉县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分院)为成员,安塞区中医院、安塞区妇保院根据总医院的带动能力分步加入。加入集团的医疗机构按照“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的原则,保持原有医疗机构非营利性事业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归属关系不变、职工人员身份不变、财务补偿政策和政府投入方式不变、原有债权债务保持不变,由市中医医院对各分院业务部分实行统一管理,市、县区政府是支持其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纳入第三医疗集团。

四、管理体制

(一)组织架构延安第三医疗集团实行政府监管、管办分离、自主办院的管理体制;集团设立理事会和总医院,总医院设在延安市中医医院,为集团总医院,集团内其他医疗机构为集团分院。

1.理事会为集团监管机构。理事会由市政府、相关县区政府领导及市级有关部门、延安市中医医院负责人组成。理事会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理事会主要职责:

(1)制订、修订集团章程。对总医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审定;

(2)对总医院和县区政府支持分院情况进行考核;

(3)监督集团的资产、服务、价格和业务发展;

(4)为集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协助解决集团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2.总医院为集团日常管理机构,延安市中医医院加挂延安第三医疗集团总医院的牌子,总医院院长由延安市中医医院院长担任。被托管的医疗机构加挂集团分院的牌子,原机构名称不变。总医院主要职责:

(1)托管分院的业务部分包括医疗、护理、感控、质控等,重点加强分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工作;

(2)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决议;

(3)制定集团发展规划和总医院工作计划;

(4)向理事会报告年度工作。

(二)人事管理总医院院长由理事会聘任。

总医院院长行使现代医院管理的独立法人治理权力,副院长由院长提名。各分院院长由县(区)医管会聘任,报总医院备案。

总医院可选派优秀专业人员担任分院业务副院长,不占分院领导职数。分院党群领导由县(区)任命,分院科室负责人由分院自主聘任。

(三)资产管理集团内的各医疗机构现有资产管理权限不变,原有债务化解按医改相关政策执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

(四)监督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集团成员资产、服务和价格的监管。完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基金、专项资金兑付、人事任免和奖惩挂钩。五、运行机制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医疗集团内医疗机构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机制。建立总医院与分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双向转诊指征、规范、流程,制定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实现分院和总医院之间的有序转诊。集团总医院要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分院业务管理和双向转诊工作。集团内对符合分级诊疗上转的患者,实行“两免三优先服务”,即免挂号费、免一般诊疗费,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等要及时下转到分院。

(三)建立发展激励机制。设立集团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总医院在各分院业务稳定后,可从分院业务收入增长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集团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总医院下派人员生活补助和优秀医技人才奖励。原则上前三年不予计提发展基金,托管满三年后根据运行情况由总医院和分院商定。

(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集团内部建立统一卫生信息平台,依托集团总医院,整合现有资源,在集团总医院建立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远程医疗中心等,实行样本上传、信息互通、结果互认。

(五)建立人才培训、培养和流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延安市中医医院的优势,总医院免费对各分院开展分年度、分梯次的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要运用经济杠杆、职称聘任等措施推动总医院专家到各分院坐诊或设立工作室。总医院要派驻不少于5名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帮扶团队到分院开展技术帮扶,每次帮扶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半年,总医院医务人员在晋升副高以上职称前必须到分院服务满一年。分院对派驻专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总医院医务人员到分院工作期间原单位保留工资待遇不变,分院对派驻人员业务工作进行考核,根据业务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补助。

同时,总医院要加大对各分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每年帮助分院培训60-100名医技人员,构建乡镇医师全科化,分院住院医师规范化、中级医师专科化,高级医师专病化的学科人才梯队,促进学科的专病、专科、全科互补共进,并安排分院管理人员到总医院挂职锻炼。

通过3-5年帮扶,协助分院建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六)建立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总医院统筹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学科能力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着重帮助分院发展内、外、妇、儿、中医康复、影像等专业学科,帮助分院重点科室每年开展适宜新技术、新业务3-5项,力争使各分院3年内建成2个市级重点专科,补齐分院业务短板,使分院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得到普遍提升,真正实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1. 延安第三医疗集团由延安市政府领导。

2. 延安第三医疗集团接受市卫健委的业务指导。

(二)政策保障1.市委编办、市卫健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对集团总医院提供编制、多点执业、人才流动等优惠政策和积极支持。

2.县区政府要对集团分院提供编制、多点执业、人才流动等优惠政策。

3.县区政府要保障集团内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保持现有各支持政策不变,逐步化解医院历史债务。

4. 市、县区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质量转变的引导作用,探索实行医疗集团内医保总额付费、按病种付费、DRG分组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引导集团内部形成流程式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行为进行监管,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规定,积极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政策,规范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认真落实明码标价和价格公示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高医疗服务中技术劳务性收入比重,在医疗集团建立医保医师制度,规范医保医师行为,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发展保障1.市财政要为第三医疗集团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

2.市、县区政府要保持对分院建设发展的各项投入政策和途径不变,并根据医院的发展需要逐年增加。

3.政府注资,完成第三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整合工作。

十、医药托管税收管理办法

药房托管经营模式对政府、医疗单位、医疗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等不同主体都有一定的好处,在现阶段具有

可行性,

药房托管模式作为一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探索中的新生事物,药房托管模式的具体实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所实行的药房托管,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即公益性医院所进行的尝试,因而政府应该承担公益性医院一些风险,并由政府、社会以及市场共同体形成政府和市场的双层补偿机制。

药房托管模式在一些区域的成功经验显示,医药分业制度适合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方针,但须进行创新和完善。继续探索药房托管模式实现的方式与方法,如将政府主导的药房托管模式转化为以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的模式上来;将药房托管模式的成效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下来,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社会监督;对药房托管模式的绩效进行评价,将人为感性评价方式转化为可数量化的指标体系等。这些都有利于医药分业制度的健康发展。